戏曲艺术学院简介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艺术学院前身为洛阳文化艺术学校,始建于1974年,开设有戏曲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人物形象设计、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等5个专业,其中,戏曲表演专业为学院的龙头专业、特色专业。学院坚持守正创新、培根铸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原大地办好戏曲艺术教育,以豫剧“马派”创始人马金凤先生与“豫西调”领军人物李树建先生的艺术为引领,40多年来为专业文艺团体和社会输送了7000余名艺术人才,其中李树建、李金枝、陈淑敏、王红丽、田敏等 15人次获得中国戏剧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和“文华奖”,河南省三个“二度梅”——李树建、陈淑敏、王红丽均毕业于我院,学院被誉为“培养艺术家的摇篮”。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为我院“终身教授”,中国剧协副主席李树建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戏曲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洛阳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一级演员2人,副高级职称6人,讲师16人,助教22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4人,专职辅导员4人。

学院与河南豫剧院、洛阳豫剧院、河南秦林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艺华艺术培训有限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通过建立“洛神艺术产业学院”,构建“专业共建、课程共担、师资共享、教材共编、基地共用、标准共研、成果共育”,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社会实践的“七共三对接”育人模式。

近年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形成了“一集团两中心”的办学格局,与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共同牵头成立了“河南省戏曲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学校为理事长单位,建设有洛阳市重点人文社科基地——马金凤舞台艺术研究中心、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李树建大师工作室等教育科研平台,对戏曲艺术教育及戏曲文化交流传播,开展了大量高效、务实的推动工作。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主持洛阳市社科联项目30余项,在核心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8项,“马金凤舞台艺术研究中心”连续三年被评为洛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被评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洛阳市青少年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学院各专业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河南省“洛神杯”展演等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20余项。

学院注重践行高等职业院校为地方文旅产业服务的使命,依托专业特色围绕洛阳打造“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文旅新业态建设理念,以艺术实践的形式助力河南文旅文创发展大会、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洛阳国际时装周等地方文旅文创特色项目,持续为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坚持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持续探索新时期戏曲艺术的国际化传承路径,不断推动戏曲艺术在新时期的创新型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着力培养有灵魂、有血性、有品德、有视野的新生代国际化戏曲传承人,让历史悠久的中华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