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学院在全国“百校百戏”——艺术职业教育戏曲教学成果展演中精彩亮相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2-23浏览次数:13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年11月1日至20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艺术职业教育戏曲教学成果展演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办。此次展演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戏曲专业委员会承办。我院受邀于11月5日在长安大剧院进行展演。

慧娘诉说冤情,恳求判爷让其回去搭救裴生

 

微信图片_20191108201249

一个抛袖撒扇、一段扇子水袖的舞蹈表演,展示出慧娘得到宝扇后的喜悦心情

 

 

微信图片_20191108142040.jpg

我院选送的剧目是由张琳老师编创的豫剧《李慧娘·冤魂见判》,这折戏讲述了在裴生怒斥奸相贾似道时,李慧娘因盛赞其慷慨陈词,而被奸臣刺死。在得知裴生被祸国殃民的奸臣囚禁准备杀害的消息后,决心伸冤回人间搭救裴生。执仗正义的明镜判官非常同情慧娘的遭遇,以阴阳宝扇相赠,助她破除难关暂回人间。豫剧版《李慧娘·冤魂见判》是在中国传统昆曲剧目《李慧娘》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其在音乐和动作等方面均有突破性的全新设计和编排。演员精彩的表现赢得现场叫好声连连,一位观众在演出结束后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小演员表演的很好,这出戏很新颖,可见在编排上下了一番功夫。”

传统戏曲的长水袖技巧被用于比喻冤死的阴魂,扬袖、抛袖、卷袖、抓袖、八字花等诸多水袖技巧的运用,将李慧娘亦真亦假、或虚或实的冤魂形象刻画地细致入微。剧目中,李慧娘内心悲怆与凄楚的情感和刚正不阿抗争的性格被自然地融入进了旋子、压身、点翻身、小蹦子、后翘以及大幅度的射燕等技巧中。慧娘得到阴阳宝扇后的一段表演,同时运用到了长水袖与折扇两种技巧,其二者在戏曲舞台上的碰撞,是对该片段表现手法的一种全新诠释,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邂逅”,充分体现了编创者张琳老师的别出心裁。

豫剧《李慧娘.冤魂见判》新颖独特又不失唯美的表演深受同行和现场观众的喜爱和认可。主办方对我院演员的表演大加赞赏。一位来自兄弟院校的的老师说:“豫剧版《李慧娘》在编排上非常别致,这种演唱跳并行的模式,无论是在动作方面还是唱功方面都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没想到演员在保证作品高度完整性的同时,还给人行云流水一般流畅的观看体验,非常好。”

微信图片_20191108201155




本次展演活动是对全国戏曲教学全面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的集中检阅,有利于加强地方剧种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符合戏曲艺术人才培育规律、适应戏曲行业发展需要的戏曲教育新模式,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国戏曲艺术专业教学成果、促进戏曲教学经验交流、推出优秀青少年戏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20日。

 

 

 

 

 

 

撰稿人:张自力

审核人:潘华

上一篇:下一篇: